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与古代美术史
从“东方”意象到东方之“子”
——达·芬奇与“东方”问题再研究(上)
李军
内容提要: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曾经指出,达·芬奇绘画中的某些部分“与(欧洲)古典绘画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却与“伟大的中国绘画”如陈容的《九龙图卷》有本质上的相似,因为“只有在东方艺术中,我们才能找到类似的用程式将自然力量与趋势化为可见的线性曲线的方式”朴朴骑手苹果版。事实上,除了世界地图和绳结装饰之外,达·芬奇作品中还流露出对于“龙”“墙”“云”“风暴”与“洪水”等一系列极具东方神韵的艺术母题或意象异乎寻常的兴趣,那么,这些相似性仅仅是出于巧合,还是跨文化因果关系所致?
本文一方面将在具体历史情景中,对于上述母题进行逐一考察;另一方面,针对学界关于达·芬奇身世之谜的最新争论,指出,即使达·芬奇之母是否东方女奴一事永远无法定谳,也不妨碍我们有理由在精神的意义上判定,达·芬奇有一个东方母亲朴朴骑手苹果版。本文是作者关于“达·芬奇与东方”系列研究的第三篇。
李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达·芬奇门徒朴朴骑手苹果版,《龙狮之搏》(Fight between a Dragon and a Lion),素描,Uffici Gallery, Florence
展开全文
达·芬奇朴朴骑手苹果版,《海神尼普顿》,素描,25.1×39.2cm,Windsor Castle,Royal Library,12570,约 1504-1505 年
达·芬奇朴朴骑手苹果版,《龙服设计图》(design for a dragon costume),素描,18.8×27.1cm, Windsor Castle,Royal Library,12369r,约1515-1517年
《青花龙纹天球瓶》朴朴骑手苹果版,高50cm, Topkapi Sarai Museum,Istanbul,明永乐(1403-1424)
达·芬奇朴朴骑手苹果版,《猫、狮子与龙的研究》局部:猫与龙,素描,27.0×21.0cm,Windsor Castle,Royal Library,12363,约1517-1518年
达·芬奇朴朴骑手苹果版,《马、圣乔治与龙的研究》局部:圣乔治与龙 ,素描 ,29.8×21.2cm,Windsor Castle,Royal Library,12331,约 1517-1518 年
达·芬奇朴朴骑手苹果版,《倾覆风景和骑士的大洪水》(cataclysmic deluge over landscape and horsemen),素描,26.6×40.9cm,Windsor Castle,Royal Library,12376r,约 1515-1517年
安德里亚·曼坦尼亚朴朴骑手苹果版,《三王来拜》(Ascension of Christ)局部:云中的天使;木板蛋彩,76×72.5cm,乌菲齐美术馆,佛罗伦萨,1460-1464 年
安德里亚·曼坦尼亚朴朴骑手苹果版,《圣母子》(Madonna and Child with Seraphim and Cherubin),木板蛋彩,44.1×28.6cm,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约1454年
安德里亚·曼坦尼亚朴朴骑手苹果版,《三王来拜》(Adonation of the Magi ),48.6×65.6cm,盖蒂美术馆,1495-1505年
乔万尼·贝利尼与提香朴朴骑手苹果版,《诸神之宴》(TheFeastoftheGods),布面油彩,170×188cm,华盛顿国家画廊,1514-1529年
《穆罕默德登宵》朴朴骑手苹果版,现藏大英图书馆,Or.2265, fol.5vo, 阿富汗赫拉特,1494-1495年
《穆罕默德登宵》(Ascension of prophet Muhamud)朴朴骑手苹果版,现藏大英图书馆,伊朗大不里士,1539-1543年
《伊斯坎德尔苏丹选集》(AnthologyofIskamdarSultan)插图朴朴骑手苹果版,现藏大英图书馆,伊朗设拉子,1410-1411年
《云中的飞天》朴朴骑手苹果版,敦煌帛画,莫高窟,大英博物馆,唐,约8世纪
《青花夔龙纹罐》朴朴骑手苹果版,24.4×29.8cm,Sotheby's Hong Kong,16th May 1989, lot.112,明永乐(1403-1424)
达·芬奇朴朴骑手苹果版,《有题记的大洪水》(cataclysmic deluge with a note), 素描,16.2×20.3cm,Windsor Castle,Royal Library,12380r,约1515-1517 年
达·芬奇《流体力学涡流研究》(Studies of Hydrodynamic Turbulence)局部:倾泻而入的水流与涡旋朴朴骑手苹果版,素描,Windsor Castle,Royal Library,12660v,约1508-1509年
“画眼”与“艺术通感”的关联性探赜
——论宋徽宗《听琴图》的画中之音
甘锋 宋芳斌
内容提要:深谙多种艺术语言的宋代画家有着自觉的跨媒介跨门类意识,在创作中基于“六根互用”的通感观念,有意识地超越单一媒介和单一感官的界限,追求视、听、嗅、味、触五官感觉的融会贯通,并潜移默化地将其积淀为一种自觉的创作范式和审美意识朴朴骑手苹果版。《听琴图》以各门类艺术间的内在联系作为创作基础,以琴音为“画眼”统摄画中听觉意象、视觉意象及嗅觉意象,构筑了一幅理想化的文人精神图景,典型地体现了宋代琴棋书画的跨媒介性和融通性在绘画艺术中的呈现方式。
甘锋
文学博士 艺术学博士后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院院长
宋芳斌
艺术学博士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宋徽宗 《听琴图》 绢本设色 147.2×51.3cm 故宫博物院藏
《听琴图》局部朴朴骑手苹果版,宋徽宗、绿衣男子、玲珑石和红衣男子构成菱形的“闭环”空间
《听琴图》局部朴朴骑手苹果版,错落的玲珑石台和古鼎异卉
《听琴图》局部朴朴骑手苹果版,抚琴者宋徽宗
《听琴图》局部朴朴骑手苹果版,古琴、指法
题写的意味
——吕氏家族墓出土仿古石器铭文的形式来源与意图
胡译文
内容提要: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多件外壁刻铭仿古石器,部分器表刻长篇铭文,十分特别,本文聚焦这些仿古器铭文的题写形式朴朴骑手苹果版。随葬仿古器体现出蓝田吕氏的复古追求,而在器物外壁满刻铭文这一特殊的处理方式,形式上与北宋文人器物题铭、题壁以及书画题跋较为相似,应有密切关联。对这一系列题写现象的剖析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审视北宋文人的文化风尚,并反观吕氏墓出土仿古器似古非古的问题。
胡译文
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
左:吕大雅墓出土石磬 鼓长44.5cm朴朴骑手苹果版,股长39.5cm
右:吕大临墓出土石敦 通高23.5cm朴朴骑手苹果版,腹径18.8cm
明 李宗谟 《东坡先生懿迹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三足歙砚 吕景山墓西椁室出土
澄泥括囊砚(正背面) 北宋元丰六年(1083)朴朴骑手苹果版,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传为姜夔的端石七星砚(正背面)朴朴骑手苹果版,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宋 佚名 《吕洞宾过岳阳楼图》 绢本设色 23.8×25.1cm 美国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传)宋 刘松年《西园雅集图》局部“米芾题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 刘松年《西园雅集图》局部“苏轼书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李成 王晓 《读碑窠石图》 绢本设色 126.3×104.9cm 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
苏轼 《三马图赞并引残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林逋《自书诗》卷局部朴朴骑手苹果版,苏轼于卷后作《书和靖林处士诗后》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李公麟《五马图》黄庭坚跋语 东京国立艺术博物馆藏
传唐 陆矅《六逸图》吕大临题跋 故宫博物院藏
当家族成为风景:
论明代吴江莫氏《寿朴堂图》卷的拼装、演绎与图史意义
万笑石
内容提要:《寿朴堂图》创作于吴江莫氏鼎盛时期,见证了家族的兴衰枯荣朴朴骑手苹果版。这幅画最初为谁绘制?如何在家族传承脉络中看待不同面貌的《寿朴堂图》卷及其归属?本文认为《寿朴堂图》的绘制初衷是纪念莫礼个人与家族古树的情感勾连,在经历家族变故后,才被莫氏后人拼接为带有现存引首和题跋的图卷。《寿朴堂图》卷的整合契机,在于莫氏家族内部的秩序变动。此后,《寿朴堂图》逐渐转变为象征家族风景的图卷,并对吴江县其他家族产生影响。
万笑石
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明)佚名《寿朴堂图》纸本水墨 25×98厘米 四川博物院藏 刘九庵《中国历代书画真伪对照图录》故宫出版社 2013年版
(元)张渥《竹西草堂图》 纸本水墨 27.4×81.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石湖志》刊莫礼像 明刻本 版框23.4×13.6cm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元)倪瓒《容膝斋图》 纸本水墨 74.7×35.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莫旦《(弘治)吴江志》刊《范文穆公绮川亭图》 1488 木刻版画 版框22×14.5cm 《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 1983年版
(明)文徵明《深翠轩图》 纸本水墨 23.8×78.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